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首届“知行成就奖”颁奖典礼在香港圆满举办,彰显知行合一的全球力量

更新时间:2016-06-23     阅读:218 次

2016年6月22日,由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AARE,Associa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Exchange)主办的首届“知行成就奖”颁奖典礼在中国香港隆重举行。来自全球十余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学者、企业代表、政策制定者与社会创新者齐聚一堂,见证首批“知行合一”的杰出实践者荣耀加冕,共同开启知识与实践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知行成就奖”(Knowledge and Action Achievement Award)自2015年设立以来,始终坚持致力于表彰那些在管理、技术、学术与创新等领域中,成功实现理论成果转化并为社会发展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与团队。此次首届颁奖典礼的举办,标志着该奖项正式从理念走向落地,向全球发出推动“知行合一”价值理念的庄严倡议。

本届颁奖典礼共设四大类奖项,包括管理类、技术类、学术类与创新类,涵盖人工智能、教育变革、生物医药、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多个前沿领域。获奖者既有来自国际一流大学的科研团队,也有活跃于一线的企业创新实践者,还有推动社会变革的跨界行动者。他们在不同专业背景中以创新思维与实际行动回应时代挑战,展现出理论深度与落地能力并重的典范风采。

典礼现场,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执行代表在致辞中表示:“‘知行合一’不仅是我们设立奖项的初衷,更是我们对未来世界的期许。在不确定性愈发增强的今天,真正有影响力的知识必须能服务现实,有价值的行动必须有理论支撑。知行成就奖希望搭建一座桥梁,连接思想者与实践者,鼓励更多具有社会责任感的创新力量共同参与到全球转型之中。”

活动期间还举办了主题为“知识创新与社会责任”的圆桌论坛,邀请来自科技、教育、医疗、金融等领域的专家围绕“如何实现从知识到行动的可持续路径”展开深入讨论。与会嘉宾纷纷表示,知行成就奖的设立不仅填补了“知识转化奖项”的国际空白,更为不同领域的创新实践者提供了宝贵的交流与展示平台。

      此次颁奖典礼的成功举办,进一步增强了知行成就奖在国际学术界与产业界的影响力,也标志着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在推动知识共享、学术合作和产业融合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协会将在未来继续推动奖项的全球拓展与机制优化,扩大国际影响,吸纳更多优秀项目与人物,共同构建一个更具价值创造力与社会责任感的全球创新生态。

热门新闻
量子平台让分子“心跳”清晰可辨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量子平台,犹如为分子振动装上了“量子扩音器”,使原本微弱的分子“心跳”变得清晰可辨。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成果,有望催生新一代量子传感器,并开启疾病早期诊断的新纪元。分子振动是分子内的原子微小而独特的运动,这就像每个分子的“身份密码”。通过识别这些独特的密码,可揭示出感染、代谢紊乱,甚至癌症等疾病信号。传统红外光谱和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自然》20日的论文报告了一次罕见的宇宙事件:一颗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自曝”其内部结构,从而向人们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该研究对恒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证实了对恒星临近生命末期结构的预测。在天文学领域,大质量恒星一直是研究重点。这类恒星通常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目前对于这一类恒星“诞生”与“终结”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理论分歧。人们预测,生命末期的大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2025-08-20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究竟是什么让人脑与众不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HAR123的小型DNA片段,这将是解开人类大脑独特性之谜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最新研究表明,HAR123并非普通基因,而是一个精妙的“大脑发育调控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精确指导脑细胞的生成方式和比例分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版本的HAR123与黑猩猩的表现大相径庭,这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