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柳叶刀》杂志警示:塑料污染每年造成损失超1.5万亿美元

更新时间:2025-08-06     阅读:246 次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

联合国《全球塑料公约》最终轮谈判于5日在瑞士日内瓦万国宫启幕,170多国代表共同磋商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塑料污染治理协议。值此之际,英国《柳叶刀》杂志3日发布重磅研究报告称,塑料污染正对人类健康构成“日益严峻却未获足够重视的威胁”,每年造成的健康相关经济损失不低于1.5万亿美元。

研究报告揭示,从新生儿到古稀老者,塑料渗透人类生命的每个阶段,已成为诱发疾病甚至导致死亡的隐形杀手。报告将塑料污染与空气污染、铅中毒并列,强调其健康危害可通过政策法规有效遏制。该报告主笔人之一、美国波士顿学院研究员菲利普·兰德里根博士特别警示,塑料污染对儿童造成的伤害尤为严重。

研究显示,微塑料已侵入自然生态链和人体组织。虽然其全面健康影响尚待深入研究,但科学家已确认这种“无处不在的污染物”具有潜在危害。

数据表明,全球塑料产量正呈指数级增长:从1950年的200万吨飙升至2022年的4.75亿吨,预计2060年将再增加两倍,而当前回收率却不足10%。

兰德里根强调,塑料危机与气候危机同根同源。以化石燃料为原料的塑料产业,正在制造双重灾难。随着全球变暖与塑料产量持续攀升,相关健康风险将呈几何级增长。

报告向日内瓦与会代表发出疾呼:把握这一历史性机遇,在分歧中寻求共识,为应对这场全球危机建立真正有效的国际合作机制。

热门新闻
量子平台让分子“心跳”清晰可辨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量子平台,犹如为分子振动装上了“量子扩音器”,使原本微弱的分子“心跳”变得清晰可辨。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成果,有望催生新一代量子传感器,并开启疾病早期诊断的新纪元。分子振动是分子内的原子微小而独特的运动,这就像每个分子的“身份密码”。通过识别这些独特的密码,可揭示出感染、代谢紊乱,甚至癌症等疾病信号。传统红外光谱和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自然》20日的论文报告了一次罕见的宇宙事件:一颗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自曝”其内部结构,从而向人们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该研究对恒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证实了对恒星临近生命末期结构的预测。在天文学领域,大质量恒星一直是研究重点。这类恒星通常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目前对于这一类恒星“诞生”与“终结”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理论分歧。人们预测,生命末期的大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2025-08-20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究竟是什么让人脑与众不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HAR123的小型DNA片段,这将是解开人类大脑独特性之谜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最新研究表明,HAR123并非普通基因,而是一个精妙的“大脑发育调控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精确指导脑细胞的生成方式和比例分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版本的HAR123与黑猩猩的表现大相径庭,这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