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科学家借“星光探针”监测夜间温室气体

更新时间:2025-08-07     阅读:320 次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 实习生 周思彤

据英国华威大学官网最新消息,该校联合西班牙多所科研机构,将天文观测技术跨界应用于气候监测领域:利用“星光探针”,即星光光谱精准测量夜间温室气体浓度,填补了传统观测在时间维度上的空白。该技术已在西班牙卡拉阿托天文台的观测中得到验证,证明天文设施可跨界服务于地球环境监测,为全球变暖研究增添了新工具。

恒星光线穿越地球大气层时,会与大气中的气体分子相互作用,在光谱中留下类似“条形码”的特殊印记,即“大气谱线”。过去,这些谱线是天文学家的观测干扰项,需通过技术手段剔除;而新研发的Astroclimes算法却反其道而行,专门捕捉这些谱线中蕴含的信息,以此反推夜间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的浓度。

今年7月,研究团队在西班牙卡拉阿托天文台开展联合观测:白天,利用COCCON-Spain网络的便携式光谱仪采集太阳光谱数据;夜间,通过天文台3.5米望远镜的CARMENES设备获取星光数据,再用Astroclimes算法进行分析。两组数据相互校准,形成了覆盖昼夜的全天候监测体系。

该算法开发者、华威大学博士研究生马塞洛·阿隆表示,传统依赖太阳光谱的监测方法仅限白天,而新技术完善了碳循环研究,能为气候模型优化提供关键数据,也为制定气候策略提供支撑。

热门新闻
量子平台让分子“心跳”清晰可辨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量子平台,犹如为分子振动装上了“量子扩音器”,使原本微弱的分子“心跳”变得清晰可辨。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成果,有望催生新一代量子传感器,并开启疾病早期诊断的新纪元。分子振动是分子内的原子微小而独特的运动,这就像每个分子的“身份密码”。通过识别这些独特的密码,可揭示出感染、代谢紊乱,甚至癌症等疾病信号。传统红外光谱和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自然》20日的论文报告了一次罕见的宇宙事件:一颗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自曝”其内部结构,从而向人们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该研究对恒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证实了对恒星临近生命末期结构的预测。在天文学领域,大质量恒星一直是研究重点。这类恒星通常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目前对于这一类恒星“诞生”与“终结”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理论分歧。人们预测,生命末期的大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2025-08-20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究竟是什么让人脑与众不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HAR123的小型DNA片段,这将是解开人类大脑独特性之谜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最新研究表明,HAR123并非普通基因,而是一个精妙的“大脑发育调控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精确指导脑细胞的生成方式和比例分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版本的HAR123与黑猩猩的表现大相径庭,这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