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人体细胞会通过变形修复伤口

更新时间:2025-08-20     阅读:192 次

科技日报记者 张佳欣

据《自然·细胞生物学》杂志18日报道,来自英国和印度的科学家团队的一项新研究显示,人体细胞会通过改变自身形状来闭合伤口裂缝。例如,在伤口处,细胞的部分区域会根据裂缝的曲率以及细胞内部结构的组织方式发生弯曲或拉伸。这一发现不仅揭示了细胞自我修复的微观机制,也为研究伤口愈合和组织再生提供了新思路。

上皮细胞覆盖人体内外表面,形成保护屏障,可防止物理损伤、病原体入侵及水分流失。它们在营养吸收、废物排除以及产生酶和激素等物质的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

研究显示,上皮细胞的内质网会以不同方式改变形状。当伤口裂缝呈凸曲线(向外弯曲)时,内质网形成管状结构;而当裂缝呈凹曲线(向内弯曲)时,则形成扁平的片状结构。

凸曲线边缘的推动力和凹曲线边缘的拉动力,会通过不同机制改变内质网的形状。在凸曲裂缝边缘,细胞通过“爬行”运动伸展宽扁的膜结构,将裂缝填补;而在凹曲裂缝边缘,细胞则通过“束线”运动收缩边缘,如同拉紧绳索一般将裂缝闭合。

内质网能根据裂缝边缘的曲率重新组织自身,并决定上皮细胞的迁移模式,这凸显了内质网在细胞行为中的关键作用。

热门新闻
量子平台让分子“心跳”清晰可辨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量子平台,犹如为分子振动装上了“量子扩音器”,使原本微弱的分子“心跳”变得清晰可辨。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成果,有望催生新一代量子传感器,并开启疾病早期诊断的新纪元。分子振动是分子内的原子微小而独特的运动,这就像每个分子的“身份密码”。通过识别这些独特的密码,可揭示出感染、代谢紊乱,甚至癌症等疾病信号。传统红外光谱和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自然》20日的论文报告了一次罕见的宇宙事件:一颗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自曝”其内部结构,从而向人们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该研究对恒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证实了对恒星临近生命末期结构的预测。在天文学领域,大质量恒星一直是研究重点。这类恒星通常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目前对于这一类恒星“诞生”与“终结”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理论分歧。人们预测,生命末期的大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2025-08-20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究竟是什么让人脑与众不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HAR123的小型DNA片段,这将是解开人类大脑独特性之谜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最新研究表明,HAR123并非普通基因,而是一个精妙的“大脑发育调控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精确指导脑细胞的生成方式和比例分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版本的HAR123与黑猩猩的表现大相径庭,这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