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太阳系外“起点时刻”现象首次捕获

更新时间:2025-07-18     阅读:443 次

  据最新一期《自然》杂志报道,国际天文学家团队首次精准捕获到太阳系外一个新生恒星及其行星系统形成的“起点时刻”现象。他们借助欧洲阿塔卡马大型毫米/亚毫米阵列望远镜和詹姆斯·韦布空间望远镜,观察到第一批行星形成物质(刚开始凝固的高温矿物)的诞生。这是天文学家首次在如此早期的阶段识别出一个行星系统,为了解太阳系早期历史打开了一扇窗。

  这个新生的行星系统正围绕HOPS-315形成。HOPS-315是一颗“原恒星”(婴儿恒星),距离地球约1300光年,类似于新生的太阳。它被一圈致密的气体和尘埃盘包围,这种“原行星盘”正是新生行星的摇篮。

  以往观测中,天文学家曾在类似系统中发现已经形成的大质量行星,如类木星天体。论文第一作者、荷兰莱顿大学教授梅丽莎·麦克卢尔指出,行星的最初固体部分,即“微行星”,必须形成得更早,在更原始的阶段。

  在太阳系中,第一批在靠近地球轨道附近冷凝出的固态物质,如今仍保存在古老的陨石中。这些陨石富含结晶矿物,主要由一氧化硅组成,这种矿物只能在年轻恒星周围原始星盘极高温环境中凝结形成。通过对这些原始岩石的放射性定年,天文学家能够确定太阳系的形成时间。

  而在此次观测中,天文学家发现,在HOPS-315及其周围的原始星盘中,不仅存在固态的结晶矿物,还存在气态的一氧化硅。这表明这些矿物正处于由气态转变为固态的初始阶段,也就是凝固刚刚开始的关键时刻。

  这是天文学家第一次在原行星盘中看到这样的过程。HOPS-315的原始星盘结构为未来研究太阳系早期演化提供了一个极佳的类比样本。这也是目前已知最适合探索太阳系早期演化过程的系统之一,开启了人们观察整个银河系中新生行星系统起源的全新视角。


热门新闻
量子平台让分子“心跳”清晰可辨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量子平台,犹如为分子振动装上了“量子扩音器”,使原本微弱的分子“心跳”变得清晰可辨。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成果,有望催生新一代量子传感器,并开启疾病早期诊断的新纪元。分子振动是分子内的原子微小而独特的运动,这就像每个分子的“身份密码”。通过识别这些独特的密码,可揭示出感染、代谢紊乱,甚至癌症等疾病信号。传统红外光谱和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2025-08-21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自然》20日的论文报告了一次罕见的宇宙事件:一颗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自曝”其内部结构,从而向人们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该研究对恒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证实了对恒星临近生命末期结构的预测。在天文学领域,大质量恒星一直是研究重点。这类恒星通常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目前对于这一类恒星“诞生”与“终结”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理论分歧。人们预测,生命末期的大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2025-08-20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究竟是什么让人脑与众不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HAR123的小型DNA片段,这将是解开人类大脑独特性之谜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最新研究表明,HAR123并非普通基因,而是一个精妙的“大脑发育调控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精确指导脑细胞的生成方式和比例分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版本的HAR123与黑猩猩的表现大相径庭,这种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