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光学革命前沿论坛举办 探讨用光学技术探索生理学前沿

作者:王祝华、王硕     更新时间:2023-11-24     来源:科技日报     阅读:229 次

11月18日至22日,由三亚崖州湾科技城管理局、海南大学主办,三亚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协办的光学革命前沿论坛在三亚举办。此次论坛聚焦光学技术与生命科学的交叉融合,以“用光学技术探索生理学前沿”为主题。来自海内外的诺贝尔奖得主、院士、专家,以及全球各大高校、科研院所的青年才俊等194人,围绕光学技术在神经科学、细胞生理学、生物医学、光遗传学、时空组学等领域的前沿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三亚崖州湾科技城是三亚市培育产业转型新业态、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打造自贸港新标杆的重要增长极,是海南自由贸易港的重点园区之一。此次举办光学革命前沿论坛,特别邀请东京大学教授Robert E. Campbell、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Na Ji、斯坦福大学教授Michael Z. Lin、北京大学教授李毓龙、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教授Jin Zhang等国际知名专家担任主席团,致力于通过学术交流、思想碰撞,传播光学技术及生命科学领域新进展、新理论、新知识和新技术,促进多学科交叉融合,推动国际合作,打造服务于海南自贸港建设的国际化学术交流平台,推动海南国际科技创新发展

 

全球翘楚共话光学技术应用

本次论坛共设置“探针”“神经环路”“神经活性探针”“二代组学”“成像设施”“青年论坛”等6大主题分论坛,并邀请到2014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德国物理学家、德国马克斯·普朗克研究所教授Stefan W. Hell,光遗传学之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Karl Deisseroth,日本庆应义塾医学奖得主、日本理化学研究所首席研究员Atsushi Miyawaki,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斯坦福大学教授Alice Ting等行业顶级专家作主题报告。

Stefan W. Hell教授在“成像设施”主题分论坛中,分享了超高分辨率荧光显微镜MINFLUX的技术原理及其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他指出,MINFLUX可以实现更高的空间和时间分辨率,同时需要更少的荧光光子,为在分子水平上绘制细胞图谱和实时观察细胞内部快速发生的过程提供了可能,未来MINFLUX将成为细胞生物学最为重要的工具之一。

Karl Deisseroth教授在“神经环路”主题分论坛中,就微生物离子通道用于神经细胞调控的相关研究进展进行了分享。他分享了团队在解析具有增强钾离子选择性突变体的冷冻电镜结构时,揭示的一种独特的钾离子选择性机制,这一发现为体外和体内的光遗传学抑制提供了关键优势。同时他指出,埃米级分辨率下的蛋白质结构解析与全脑记录方法(光学和电学)的相结合,将为深入理解动物行为和大脑的高层次整合功能提供新机遇。

Atsushi Miyawaki教授在“探针”主题分论坛中,分享了他及团队在荧光探针开发中的经验。此前,他和团队成员成功地开发出一系列荧光探针,这些探针可以实时跟踪和可视化蛋白质在活体细胞和动物中的动态分布和相互作用,为神经科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Alice Ting教授在“二代组学”主题分论坛中,分享了工程化光响应酶在空间蛋白质组和神经科学中的应用。早在2012年,Alice Ting教授带领团队开发了“邻近标记”的实验方法,用以探索空间上相互分开的蛋白质分子如何组装成为功能完整的大分子复合物,这一方法为深入探索细胞生理学和神经科学提供了新契机。

同时,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俄勒冈健康与科学大学沃勒姆研究所、卡耐基梅隆大学等的20位特邀行业专家,围绕光学技术在神经科学、细胞生理学、生物医学、光遗传学、时空组学等领域的前沿应用进行了深入探讨。

 

青年才俊大放异彩

青年人才是科技发展的未来,此次论坛注重提升青年人才的科研能力水平,创造青年学者学术交流、思想碰撞的机会,全力支撑优秀青年人才的快速成长。论坛特别设置了青年分论坛、口头报告、学术墙报交流以及优秀墙报评选等活动。

在青年分论坛中,来自清华大学、香港中文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中心、香港城市大学、深圳湾实验室的青年科学家,就光学技术在神经科学、细胞生理学、生物医药等方向的应用进行了主题报告。

口头报告环节,来自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国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芝加哥大学、纽约大学朗格尼健康中心、西湖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中国科学院生物物理研究所的青年科学家,就动物和植物的分子生物传感器、新型显微成像设备、超分辨率成像、空间基因组学、光遗传学技术、机器学习在图像处理中的应用等内容进行了报告分享。

 

学术墙报交流环节,来自全球各大高校、实验室、科研机构的57位青年才俊,以墙报的形式展示了各自取得的研究成果。

最终,来自北京大学、深圳湾实验室、北京脑科学与类脑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5位青年学者,摘得了本次论坛的最佳墙报奖。

此外,论坛现场设置了多个展台,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瑞沃德、蔡司、尼康、罗氏、仪景通光学科技等多家行业领先单位,展示了各自研发的最新技术方案及产品。

光学作为对生命科学影响最深远的技术之一,已通过光学显微镜、荧光显微镜、荧光探针和图像分析技术等工具在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此次论坛的举办,将对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促进光学技术在生命科学中的应用和发展产生重要推动作用。

(受访对象供图)

热门新闻
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2025-07-11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这有助于筑牢国家海洋权益与经济安全屏障,催生新兴海洋产业形态,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蓝色动能,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坚实迈进。  多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自主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实力稳步跃升。深海勘探领域实现钛合金耐压舱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奋斗者”号全
我国推进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2025-07-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  通知提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
国家标准促进民用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
2025-07-11
  提升民用无人机研制水平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条件。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4年6月起,我国陆续制定发布一系列民用无人机研制相关国家标准。标准实施一年多来,有效降低了民用无人机研制、测试及生产成本,增强了民用无人机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  其中,国家标准《民用无人机可靠性飞行试验要求与方法》严格规定了可靠性试飞条件,倒逼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增强环境适应性和故障容错能力。据统计,采用该标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