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要闻
时政要闻
“宫内儿科学”英文专著在上海“面世” 研究宫内胎儿的健康问题

更新时间:2023-06-17     来源:中国新闻网     阅读:315 次

“宫内儿科学”英文专著“面世”。 新华医院供图

  中新网上海6月17日电(记者 陈静)当代医学研究表明,很多疾病可以追溯到胎儿期。在17日举行的2023医学前沿论坛暨第十四届中国妇儿健康发展促进高峰论坛上,“宫内儿科学”英文专著“面世”。

  “我们将直面最小年龄的‘病人’,专注于起源于子宫的儿科疾病,包括所有胎儿结构畸形,生长发育异常和先天性器官功能缺陷。”该专注的主编、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下称:新华医院)院长孙锟教授说,“从受精卵到青春期,连续性对这些疾病进行筛查、诊断、治疗和预防,最终帮助他们成为全潜能的成人。”

  事实上,胚胎(胎儿)发育是遗传信息和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编程过程。当胚胎(胎儿)发育编程受到了饮食或环境因素的影响,表观遗传修饰发生改变,会影响其表型,甚至增加成年期罹患疾病的易感性。此前,新华医院将儿科团队的诊治范围向前延伸,与产科交叉,形成新的学科——宫内儿科学。

  新华医院宫内儿科团队方面认为,健康和疾病的发育起源理论强调了生命早期事件对后期健康的重要性。这一概念促使儿科医生关注胎儿的健康,并将儿科的前沿推向了胎儿、胚胎阶段甚至先入为主的阶段。例如,妊娠糖尿病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影响着世界上10%以上的孕妇,是儿童肥胖和神经发育障碍的重要风险因素。早期干预控制妊娠糖尿病可以避免对后代长期健康的有害影响。

在采访中,记者了解到,胎儿期的发育特性决定了一些特殊疾病如果从胎儿期就干预,甚至手术,可以提高成功率,改善长期预后,且后遗症可控。2018年,孙琨教授带领宫内儿科医生完成了单中心重度主动脉瓣狭窄胎儿的介入治疗。这位专家解释,及时干预胎儿主动脉瓣狭窄,不仅可以改善心肌发育和心室功能,还增加了孩子出生后双心室修复的可能性。新华医院牵头创建《胎儿先心病诊断及围产期管理专家共识》,提升胎儿先心诊断准确率,让众多孕妇及胎儿受益。

 

孙琨教授带领团队开展治疗。 新华医院供图

  近年来,新华医院在母体分娩中,针对胎儿巨大颈部肿块、胎儿严重肺部病变、胎儿严重胸腔积液等疾病开展不断脐(EXIT)手术,子宫外产时治疗等;与此同时,儿科医生越来越多地参与胎儿期的基因咨询、多学科诊疗,并制定早期治疗计划,在保障母胎安全的前提下,更精准地参与胎儿的疾病管理,提升儿童健康指数。

  在孙琨看来,宫内儿科学是围产医学再发展,宫内儿科专家们可无缝衔接儿科现有体系,在从胚胎到青春期的健康闭环管理中,集预防、治疗、康复等学科优势于一体。他表示,新学科体系的建立,有助于进一步研究宫内胎儿的健康问题,并不断衍生,形成以宫内起源性疾病为焦点的宫内儿内科/外科/诊断学/影像学/病理学等。

  但这位专家坦言,子宫内儿科仍然是一个新兴且快速发展的领域,面对很多挑战。比如:胎儿器官的大多数功能(如血压)仍然难以测量;在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之前,胎儿的损害通常是无法识别的,这些问题迫切需要临床研究来满足对早期筛查、检测、预防和治疗知识的新需求。(完)

热门新闻
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2025-07-11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这有助于筑牢国家海洋权益与经济安全屏障,催生新兴海洋产业形态,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蓝色动能,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坚实迈进。  多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自主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实力稳步跃升。深海勘探领域实现钛合金耐压舱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奋斗者”号全
我国推进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2025-07-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  通知提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
国家标准促进民用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
2025-07-11
  提升民用无人机研制水平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条件。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4年6月起,我国陆续制定发布一系列民用无人机研制相关国家标准。标准实施一年多来,有效降低了民用无人机研制、测试及生产成本,增强了民用无人机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  其中,国家标准《民用无人机可靠性飞行试验要求与方法》严格规定了可靠性试飞条件,倒逼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增强环境适应性和故障容错能力。据统计,采用该标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