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未来英才培养计划”正式启动,面向全球青年打造前沿科研启航平台

更新时间:2018-09-12     阅读:307 次

为应对日益复杂的全球挑战,激发下一代科研人才在前沿领域的创新潜力,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AARE,Associa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Exchange)于2018年9月12日在多国同步启动“未来英才培养计划”。该计划面向全球中学生与本科阶段大学生开放,旨在支持其在人工智能、生物技术、绿色能源等关键科技领域开展早期科研探索,鼓励青年在真实问题中建立科研意识、形成创造性解决能力。

“未来英才培养计划”是AARE继“知行成就奖”后的又一具有全球视野的人才支持项目,是协会在推动教育公平、科技启蒙和全球青年科研能力建设方面的重要实践。项目将以“科学素养启蒙 + 研究方法训练 + 创新成果孵化”为主线,构建一个多层次、系统化的青年科研支持平台。计划首年度即将向全球开放不超过300个项目支持名额,重点资助来自欠发达地区、教育资源薄弱区域的青年学生,特别关注女性参与比例和跨文化背景申请人,以期真正实现机会平等与包容性创新。

一、面向未来的核心目标:让更多年轻人“能做科研、敢做科研、做成科研”

在启动发布会上,协会负责人指出:“我们正处于一个变革交织的时代。技术发展日新月异,但全球教育资源分配仍不均衡,许多有潜力的青年因缺乏资源与支持,未能获得接触科学研究的机会。未来英才培养计划要做的,就是点燃他们心中的火,把他们与世界连接起来。”

项目将聚焦人工智能、生物医药、可持续能源与气候科技、未来教育与社会创新等关键领域,通过真实研究项目引导学生从兴趣出发,走入问题现场,理解科学的边界与伦理,并逐步掌握学术表达、实验设计、数据分析等科研基础能力。

 

二、计划架构:全链条科研成长支持机制

“未来英才培养计划”采用多阶段、模块化设计,包含以下核心支持体系:

1. 全球导师网络(Global Mentorship Network)

与全球高校、实验室及企业研究中心联合组建导师团,按学科领域与研究兴趣为每位入选者匹配1–2名导师,提供周期性的线上指导、方法训练与论文反馈。

2. 创新成果孵化(Innovation Incubator)

对具备实际潜力的项目成果提供后续支持,包括成果展示、国际会议推荐、论文发表指导、技术孵化对接与行业导师资源开放,帮助青年研究者实现从“点子”到“产品/方案”的转化。

3. 青年科学公民社区(Future Science Circle)

所有入选者将成为“未来科学青年社群”成员,享有学术写作训练营、青年科研论坛、国际青年对话等专属资源,构建长期成长路径与跨国协作机会。

 

三、重点关注群体:赋能女性与欠发达地区青年

项目特别设立“包容性创新通道”,优先录取具备科研潜力但受教育机会限制的青年申请者,包括:

来自全球教育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或地区的申请人;

居住于农村、偏远地区、弱势群体背景的青年;

有意在科研领域长期发展的女性学生;

身处受气候、健康、环境问题影响重的区域并有志解决相关议题的青年。

通过差异化的评审机制与专项资源引导,项目希望为更多“不被看见的天赋”提供成长的机会,真正实现“全球青年共同进步”的理念。

 

、展望未来:连接下一代科研人才的全球网络

“未来英才培养计划”不仅是一个科研资助项目,更是一个立足长远的国际青年科研网络建设工程。协会计划在未来五年内,支持不少于1500个青年项目,覆盖全球100+国家和地区,联合30+国际高校与研究机构参与导师网络建设,并形成一个跨代际、跨文化、跨学科的科研共同体。

未来,计划还将逐步延伸至创业孵化、社会创新实践、数字技能训练等模块,探索青年科研成果与社会需求的高效对接路径。

热门新闻
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2025-07-11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这有助于筑牢国家海洋权益与经济安全屏障,催生新兴海洋产业形态,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蓝色动能,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坚实迈进。  多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自主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实力稳步跃升。深海勘探领域实现钛合金耐压舱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奋斗者”号全
我国推进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2025-07-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  通知提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
国家标准促进民用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
2025-07-11
  提升民用无人机研制水平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条件。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4年6月起,我国陆续制定发布一系列民用无人机研制相关国家标准。标准实施一年多来,有效降低了民用无人机研制、测试及生产成本,增强了民用无人机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  其中,国家标准《民用无人机可靠性飞行试验要求与方法》严格规定了可靠性试飞条件,倒逼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增强环境适应性和故障容错能力。据统计,采用该标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