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会动态
协会动态
协会启动“联合研究计划”,成立智能技术研究平台

更新时间:2014-04-10     阅读:103 次

为推动跨学科科技创新与科研资源协同整合,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于2014年4月10日正式启动“联合研究计划”,并同步成立面向未来关键技术研究的“智能技术研究平台”。该计划旨在整合全球学术资源、科研力量与应用场景,搭建以问题导向、需求牵引、开放协作为特征的联合研究新机制。

 

一、联合研究计划:推动跨界协同、需求驱动的科研体系

“联合研究计划”是协会主导实施的重要科研战略项目,强调以全球性议题为牵引,构建以多机构、多学科、多区域参与的科研组织新形态。计划聚焦人工智能、数字系统、自动化、智慧治理、教育科技等重点方向,致力于推动从基础理论研究到应用场景测试的全过程协作。

通过建立研究联合体、共享研究数据、协同培养科研人才、开展长期联合课题攻关,联合研究计划将在未来逐步形成具有持续影响力的全球科技合作网络。

 

二、智能技术研究平台:聚焦关键领域前沿突破

作为联合研究计划的首个实体平台,“智能技术研究平台”将专注于推动人工智能与智能系统方向的多学科研究与技术转化工作。平台将聚焦以下核心方向:

人工智能算法与自主决策系统

人机协作与感知控制技术

教育智能化与认知计算应用

智能医疗辅助技术开发

数据安全与算法伦理框架

平台首批研究组将由来自工程、计算机科学、神经科学、教育学等多个领域的专家组成,探索智能技术在科研、教育、医疗、社会服务等关键场景中的融合路径与应用模型。

 

三、开放合作机制:链接人才、机构与场景资源

平台将设立开放课题申报机制与共享实验资源库,鼓励高校实验室、企业研发机构、社会创新组织等多类主体参与合作研究。协会将支持平台成员在科研项目、学术发表、国际会议、科技转化等方面获得协调资源与传播支持。

同时,平台还将建设“青年研究者成长通道”,为具备潜力的青年学者提供跨学科训练、联合导师指导与国际交流机会,打造智能技术人才培养的国际化试验区。

 

四、未来展望:构建可持续发展的研究生态

协会将在未来三年内持续拓展联合研究计划的覆盖范围,并逐步推进其他研究平台建设,形成涵盖技术—政策—教育—伦理等维度的多层次、多领域协同研究格局。

智能技术研究平台的成立,是协会探索“以平台为枢纽、以项目为牵引、以人才为核心”的新型科研组织方式的重要尝试,标志着协会在全球科研合作与知识创新体系建设中的进一步拓展。

热门新闻
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
2025-07-11
  近日召开的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议提出,提高海洋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强化海洋战略科技力量。这有助于筑牢国家海洋权益与经济安全屏障,催生新兴海洋产业形态,为经济增长注入强劲蓝色动能,推动我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坚实迈进。  多年来,随着海洋强国战略深入推进,我国海洋科技创新从“跟跑”向“领跑”转变,自主创新取得显著突破,实力稳步跃升。深海勘探领域实现钛合金耐压舱核心技术的完全自主化,“奋斗者”号全
我国推进开展零碳园区建设
2025-07-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关于开展零碳园区建设的通知》。通知明确,支持有条件的地区率先建成一批零碳园区,逐步完善相关规划设计、技术装备、商业模式和管理规范,有计划、分步骤推进各类园区低碳化零碳化改造,助力园区和企业减碳增效。  通知提出,加快园区用能结构转型。加强园区及周边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支持园区与周边非化石能源发电资源匹配对接,科学配置储能等调节性资源,因地制宜
国家标准促进民用无人机产业健康发展
2025-07-11
  提升民用无人机研制水平是发展低空经济的重要条件。记者从市场监管总局了解到,自2024年6月起,我国陆续制定发布一系列民用无人机研制相关国家标准。标准实施一年多来,有效降低了民用无人机研制、测试及生产成本,增强了民用无人机的产业化和商业化能力。  其中,国家标准《民用无人机可靠性飞行试验要求与方法》严格规定了可靠性试飞条件,倒逼企业改进产品设计,增强环境适应性和故障容错能力。据统计,采用该标准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