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新闻中心
查看更多
#
量子平台让分子“心跳”清晰可辨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美国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研究团队研发出一种新型量子平台,犹如为分子振动装上了“量子扩音器”,使原本微弱的分子“心跳”变得清晰可辨。这项发表于最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的研究成果,有望催生新一代量子传感器,并开启疾病早期诊断的新纪元。分子振动是分子内的原子微小而独特的运动,这就像每个分子的“身份密码”。通过识别这些独特的密码,可揭示出感染、代谢紊乱,甚至癌症等疾病信号。传统红外光谱和
2025-08-21
#
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揭示
科技日报记者 张梦然《自然》20日的论文报告了一次罕见的宇宙事件:一颗大质量恒星在超新星爆发时,“自曝”其内部结构,从而向人们揭示了大质量恒星生命结束之谜。该研究对恒星演化提供了新见解,证实了对恒星临近生命末期结构的预测。在天文学领域,大质量恒星一直是研究重点。这类恒星通常可以达到太阳质量的几十倍甚至上百倍,但目前对于这一类恒星“诞生”与“终结”的研究,依然存在一些理论分歧。人们预测,生命末期的大
2025-08-21
#
破解人脑独特性的关键DNA片段发现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究竟是什么让人脑与众不同?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研究团队发现了一个名为HAR123的小型DNA片段,这将是解开人类大脑独特性之谜的关键。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新一期《科学进展》杂志。最新研究表明,HAR123并非普通基因,而是一个精妙的“大脑发育调控器”。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指挥家,精确指导脑细胞的生成方式和比例分配。值得注意的是,人类版本的HAR123与黑猩猩的表现大相径庭,这种差
2025-08-20
#
2024年全球陆地和海洋温度破纪录
科技日报记者 刘霞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气象学会最新发布了《第35届年度气候状况》报告。这份汇聚58国589位科学家智慧的报告,堪称地球的“年度体检报告”。报告为人类敲响了警钟——2024年,全球温室气体浓度、陆地和海洋温度、海平面高度及海洋热含量等多项指标集体破纪录。作为持续数十年的权威气候评估,该报告不仅追踪二氧化碳等关键指标,更整合了全球地面观测站、海洋浮标、卫星等立体监测网络的数据。美
2025-08-20
About Us
关于学院
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Association for Academic Research and Exchange,简称 AARE)成立于2013年,是一家总部位于中国、面向全球的非营利性学术组织。自创立起,AARE便致力于打造一个跨学科、跨区域、跨文化的学术交流与合作平台,推动知识走出象牙塔、走向现实世界。协会秉持“知行合一”的核心理念,倡导开放、合作与创新,强调学术成果不仅要有理论深度,更要具备现实连接力,使知识在共享中进化,在实践中焕发活力。
查看更多
2013
总部位于中国、服务全球的
非营利性学术组织
90 % +
来自全球高校、研究机构、
政策智库及产业界的高级研究
者和实践者占比超过90%
30 +
协会已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的高校、组织建立深度合作,
打造有机国际学术网络
100 +
超过100项研究成果转化为
政策建议、社会实践或产业
应用,推动知识走向现实世界
ACADEMIC
学术委员会
学术委员会简介
在全球知识结构不断演进、学术边界日益模糊的背景下,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始终秉持“知识无国界,合作促发展”的宗旨,致力于推动跨国、跨学科、跨领域的知识共享与学术合作。
详细了解
委员会主任聘用标准
在知识合作日益复杂、学术话语多元演化的当下,国际学术组织对治理结构的专业性、代表性与前瞻性提出了更高要求。
详细了解
委员会委员聘用标准
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最具权威性和专业性的常设机构,是协会推动全球议题研究、知识共享、跨界合作与奖项评审的重要力量。
详细了解
高级研究员聘用标准
在复杂多变的全球议题语境中,学术研究与交流协会,高度重视专业智识在跨界协作与前沿研究中的战略意义。
详细了解
委员会代表
学术委员会代表由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的资深学者、研究人员组成,涵盖科技、人文、教育、社会治理等领域,是推动协会跨国协作与学术共识形成的重要力量。
详细了解
学术会议
协会每年主办或协办多场国际会议,聚焦可持续发展、教育数字化、人工智能伦理等议题,促进跨学科、跨文化的深度交流与前沿探索。
详细了解